柔性智造 + 成本重构:阿童木机器人赋能预制食材生产能效升级
3月28-31日,良之隆・2025预制食材加工与包装设备展在武汉召开,阿童木机器人作为高速工业机器人服务商,携150+套食品行业整线落地案例精准“解题”食品工业转型痛点。
阿童木机器人CMO施凤财在同期数字化转型论坛中发表《高速轻型机器人在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效能》主题演讲,直指“人工装箱5%错误率正在扼杀品牌溢价”,引发现场关注。

阿童木机器人CMO 施凤财
2025年,中国餐饮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.67万亿元,预制食材渗透率已超30%。然而,行业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:生产效率低、人工成本攀升、标准化程度不足。以小龙虾、速冻面点等热门品类为例,传统产线依赖人工分拣、装箱,效率低下且易受劳动力波动影响;冷冻食品的低温环境作业更是对设备稳定性提出严苛要求。
如何用技术撕掉传统“劳动密集型”标签?
阿童木机器人CMO施凤财在论坛中指出:“食品工业的下一轮竞争,本质是生产效能的竞争”。数据显示,近年来,积极适应数字化转型趋势,采用自动化设备的食品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50%-70%,人力成本降低50%-80%,次品率则从1.2%降至0.3%以下,行业整体“人效替代”与“精准控制”能效得到双重突破。
& 全场景覆盖:从轻量到重载,打造高效柔性工序
专注自动化高速赛道12年,阿童木机器人构建了覆盖1-50kg负载67款高速并联机器人、高速/经济SCARA机器人、20-40kg负载协作码垛机器人等本体产品。其明星产品之一高速无序理料机,通过激光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,实现物料的自动配额、转向、排列及计数,同时自动剔除叠包、连包等不合格产品,理料速度高达 200 包 / 分钟,可满足软袋休闲食品、袋泡茶、火锅底料等多品类的自动化供料需求。
以某酸菜制品龙头企业为例,其袋装产品需在二次杀菌后进行装箱、码垛。传统产线依赖人工处理,面临招工难、效率低、品质不稳定等难题,尤其杀菌后产品易变形堆叠,导致人工分拣错误率高达5%。阿童木为其定制化部署双线并行解决方案:
「智能理料」两条输送线以1200袋/分钟速度输送产品,通过二级分料系统分配至4台无序理料机,精准剔除叠料;
「机器人联动装箱」视觉系统实时捕捉褶皱袋体位置,两台机器人协同抓取,确保每分钟600袋高速装箱;
「全流程闭环」称重检测、喷码封箱、码垛入库全自动完成,单线减少4名人工,8条产线年节省人力成本超500万元。
该方案不仅将装箱一致性提升至99.8%,更通过24小时不间断运行,保障旺季订单交付能力。
同样在冷冻食品领域,阿童木的重载并联机器人突破低温技术瓶颈。以某雪糕品牌生产线为例,设备在-25℃环境下以240根/分钟的节拍抓取异形雪糕,通过热补偿算法抵消金属冷缩效应,定位精度稳定在±2mm以内,颠覆了“低温必低效”的行业传统。

& 整线协同:理料、分拣包装、码垛一体化闭环
阿童木的解决方案并非单点突破,而是构建从理料到码垛的全流程自动化闭环。例如,在调味品后道包装环节,其通过“三步走”实现后道整线高效运转:
无序理料:高速理料机自动调整物料间距,剔除不合格品;
智能装箱:并联机器人以每分钟60-120次的速度精准抓取,适配多规格箱体;
自主码垛:协作码垛机器人根据预设参数灵活堆叠,误差低于±0.1mm。
在某零食巨头品牌案例中,因产品种类繁多、包装规格复杂,面临换产效率低、人工装箱错漏率高的痛点。阿童木三机协同柔性方案精准破题:
「动态分拣」三条包装线汇流后,视觉系统实时识别自立袋头尾高度差,机器人通过轴心正负调整实现平稳抓取;
「多品类兼容」系统预设100余种产品参数,一键切换生产模式,适配不同袋型与周转筐规格;
「效能跃升」装箱速度达105-120袋/分钟,单线减少3名人工,产品出厂一致性提升至99.5%,换产时间缩短80%。
该方案有效助力企业将单线产能从500件/小时提升至1500件,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12个月。
& 扎实技术:AI+智能运控/视觉算法&硬件本体释放优异性能
通过AI+高速运动控制技术、AI+深度视觉学习技术,赋能机器人本体、驱控一体机等硬件设备,阿童木机器人进一步推动了场景应用高能效价值释放。
其自主研发的AtomMotion 控制系统将动态轨迹规划与伺服驱动深度耦合,在重载工况下实现±0.02mm的超精密定位。基于实时3D视觉识别与主动抑震算法打造的轨迹修正系统,通过亚毫米级动态建模突破传统机械震动限制,配合微秒级响应的Atombox驱控一体机,成功驱动50kg负载机型达成高速、高精度作业标准。
在俄罗斯某肉丸加工厂案例中,双机器人系统在-5℃低温环境下通过食品级硅胶夹具与压力传感算法实现柔性抓取,损伤率低于0.3%,同步运行AI视觉系统实时检测18类产品缺陷,以99.7%的拦截准确率保障品质。凭借每秒4盒的随动装箱速度与全流程无人化方案,单线年节省人力成本500万元,同时延长产品保质期15%,综合效能较传统方案提升3.6倍。

当传统工业机器人仍在标准化产线厮杀,专注高速柔性智造的阿童木机器人已悄然构建起服务网络的护城河。2小时极速响应、24小时属地触达、72小时闭环交付,阿童木机器人正通过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成渝等核心产业带的百人工程师网络,将服务颗粒度细化至工业场景毛细血管。
在食品饮料、预制菜这个对稳定性要求近乎苛刻的战场,乌江、伊利、蒙牛、安井、三元、好丽友、海底捞等超百家食品饮料头部企业用订单投出了真正的信任票。
面对万亿预制菜产业爆发的确定性机遇,阿童木机器人方透露,公司正通过将十年沉淀的3000+工艺参数包注入自主控制系统,配合3D视觉+AI算法的实时纠偏,真正实现从「机械臂」到「产线指挥官」的进化。这种从精密控制、柔性智造到成本重构的三维升级,正在纵深推动食品工业的竞争范式。